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注释:
月:月亮。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指深夜时分,山峰在月光照耀下,像吐出的月亮;夜晚,水中的月亮映照着楼阁。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尘匣打开就像镜子一样,风帘自动上挂。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兔子应该疑惑是一只白头老猫吧,月亮(蟾蜍)也好像留恋那件貂皮大衣。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我仔细斟酌着嫦娥孤寂寡居的处境,天寒地冻还是能挺过这个漫长的秋天。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诗。诗的首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写诗人在深夜时看见一轮明月从山上露出来,照得江上的水面也显得十分明亮,仿佛一座楼阁。二、三两句“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以“尘匣”代指镜子,用“风帘”代指窗帘,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月光的明净和柔和,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弯清辉洒满人间的明月。接着四句“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将嫦娥比作鹤发老翁,又把月亮比作穿貂衣的老妪,既写出了月亮的洁白无瑕,又表现出嫦娥孤独寂寞的生活境况。最后两句“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诗人通过“斟酌”二字,巧妙地写出了诗人对嫦娥的同情。诗人认为虽然嫦娥孤身一人,但面对严寒的冬天,她仍然可以忍受住寂寞,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全诗语言优美流畅,构思巧妙,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