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
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释
- 洛城:洛阳,杜甫的故乡。
- 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 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 兵戈:战争。
- 思家:思念家乡。
- 步月:赏月,即在月光下徘徊。
- 清宵:深夜或半夜时分。
- 忆弟:怀念弟弟。
- 闻道:听说。
- 河阳:今河南孟州,是唐军收复安史叛军的重要据点。
- 司徒:指李光弼,当时任检校司徒。
- 破幽燕:平定安禄山所部叛乱的北方地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的深深牵挂。诗人从离开洛阳城开始,描述了自己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远离家乡的痛苦经历。诗中提到“胡骑长驱五六年”,这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被迫背井离乡长达五年的苦难生活。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蜀地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首联“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描绘了诗人与故乡相隔遥远且战乱不断的情景。诗人以距离和时间的漫长,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情感在诗歌中显得尤为强烈,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