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寄杜位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所作,当时李林甫已被罢相,唐玄宗开始重用贤能之人,杜甫对此深感欣慰。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担忧,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1. 近闻宽法离新州: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听说友人被从宽处理,离开了新州。这里的“宽法”可能指的是某种法律上的宽待或赦免,而“离新州”则表明他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这种变化对友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未知的挑战或困难。

  2. 想见怀归尚百忧:诗人想象着友人离开后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里使用了“想见”这个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深切同情和关切。同时,“怀归”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逐客虽皆万里去: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友人的处境。虽然被贬为“逐客”,但他仍然被迫远赴万里之外的地方。这种境遇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艰辛和痛苦的。

  4. 悲君已是十年流:诗人感叹友人已经在贬谪之地度过了十年的时间。十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这段时间里可能发生了许多事情,也可能让友人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成长。

  5.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这两句诗描绘了友人所经历的战争和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牺牲,同时也可能对人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而“鬓发还应雪满头”则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衰老和疲惫。这种描写既展现了友人的坚韧不拔,也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6.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和期待。他希望能够早日摆脱当前的困境,回到曾经熟悉的曲江之地。这里的“玉垒题书”可能是指诗人曾在那里写下过关于朋友的诗句,而“心绪乱”则反映了他对友人安危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期待。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历史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