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了暮春时节巫峡的景色。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暮春三月巫峡长”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时间是在初春三月的黄昏时分,此时巫峡的景象显得特别漫长和宁静。

  2. “皛皛行云浮日光” —— 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在日光下显得明亮洁白。

  3. “雷声忽送千峰雨” —— 这里用“雷声”来比喻山间的云雾,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场及时雨,给巫峡带来了湿润的气息。

  4. “花气浑如百和香” —— 这里的“花气”是指春天花朵散发的各种香气,而“百和香”则可能意味着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散发出的芬芳。

  5. “黄莺过水翻回去” —— 描述了黄莺飞过溪流的情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6. “燕子衔泥湿不妨” —— “燕子”在这里可能是以象征的方式出现,暗示着勤劳和生命力。而“衔泥”则可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7.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 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一幅画或者一个场景,其中的阁楼、帘子和潇湘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元素。这里的“虚无”可能指的是空旷或者空灵,而“对潇湘”则可能意味着与自然景观的亲近或对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暮春时节的巫峡景象。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展现了春天的自然之美。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