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萧韦逝,淮王报峡中。
少年疑柱史,多术怪仙公。
不但时人惜,只应吾道穷。
一哀侵疾病,相识自儿童。
处处邻家笛,飘飘客子蓬。
强吟怀旧赋,已作白头翁。
以下是对《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这首诗的赏析: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诗歌原文:
秋日萧韦逝,淮王报峡中。
少年疑柱史,多术怪仙公。
不但时人惜,只应吾道穷。
一哀侵疾病,相识自儿童。
处处邻家笛,飘飘客子蓬。
强吟怀旧赋,已作白头翁。诗意解析:
- 秋日萧韦逝:秋天里,萧、韦两位重要的人物去世了,这里的“萧”指韦应物,“韦侍御”,而“韦”则可能是杜甫的朋友或同事;“韦”与韦应物的生平和作品相关,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
- 淮王报峡中:淮王(可能指的是某位地方官员)报告说韦侍御在峡中去世。这里的“淮王”可能是地方官员或使者,负责传递消息。
- 少年疑柱史:年幼的学者们怀疑这是一位古代柱史(即掌管文书记录的官员),因为其才学非凡,多术(多种技能)令人称奇。
- 不但时人惜:不仅当时的人们为之惋惜,也意味着这样的离世对于整个时代或文化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 祇应吾道穷:这表达了尽管有种种遗憾和不舍,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难使得杜甫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认为自己的求道之路可能即将走到尽头。
- 一哀侵疾病:诗人因病而哀伤,疾病成为他心中难以释怀的悲伤。
- 相识自儿童:与这些从小就认识的儿童再次相遇,增添了几分亲切和怀旧之情。
- 处处邻家笛:周围邻居家传来的笛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 飘飘客子蓬:漂泊不定的游子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漂泊不定状态的感慨。
- 强吟怀旧赋:尽管身体衰弱,诗人依然勉强吟诵着关于过去的怀旧之作,反映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力感。
- 己作白头翁:诗人自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四言古体,语言简洁却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传达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切缅怀。
- 情感表达:全诗充满了哀愁和不舍,尤其是对故人的追忆和对死亡的感慨,体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 象征意义:诗中的柱史、仙公等象征性角色,以及笛声、飘泊的形象,都富有深意,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 诗歌背景:
- 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他经历了多次政治变动和社会动荡,生活充满艰辛。此诗可能反映了他在特定时期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 文化影响:
- 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杜甫的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日本、朝鲜半岛等地的文学发展也有启发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诗的语言艺术、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复杂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