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注释】

东蒙:山名,在今山东蒙阴县。子午谷:山名,又名子午山或子午岭,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

玄都坛:道教传说中的天宫名。《云笈七签》卷五:“太上老君曰:‘吾居玉京之上,号曰玄都金阙宫,亦曰金阙玄都宫。’”。含景苍精龙:含有祥瑞之气的龙。苍精,青色的精气。

子规鸟:即杜鹃鸟,相传为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传说中,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其声凄苦,常啼于子时(夜半),故有“春夜鹃”之称。

王母:指西王母,神话中的月中仙女。云旗,指云朵,古代以云彩为旗帜,故称云旗。

芝草琅玕:皆为仙草名。琅玕,美玉。长:生长、茂盛。

铁锁:用铁环连接而成的锁链。此指铁索桥。

萧爽:清静凉爽。

【赏析】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诗题下注“元逸人,名不详”,从诗内容看,元逸人和作者都是道士。诗人通过咏叹友人隐居地的美景和对友人的祝愿,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首句起兴。“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意思是说,我的故人曾隐居在东蒙山(今山东省蒙山县)的峰顶上,他佩戴着带有吉祥之意的龙形饰品。“子午谷”,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太平广记》引《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说:“子午谷者,盖天地之中也。”这里指故人隐居之地就在此地。“独在阴崖结茅屋”,意谓故人在幽僻之处,独自搭建了茅屋栖身。“子规夜啼山竹裂”二句描写的是山谷里幽深的景象。“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这是说,我了解你此去定会长久远行,因为那里有如灵芝一般珍贵的仙草和琅玕一样的美玉。

次句写隐居环境。“青石漠漠常风寒。”意思是说,那地方的石质青翠而平坦,常常有寒风呼啸。“青石漠漠”,青石平而不见土壤,形容地势高峻,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常风寒”则点出天气寒冷,气候艰苦。

三至五句描写仙人的隐居之地及其周围景物。“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铁锁高垂不可攀”,是说那高耸入云的铁索桥,令人望而生畏。这一句既是对故人隐居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友人的劝勉:要像仙人一样修炼得道,才能抵达神仙居住的地方。“何萧爽”,是说仙人居住的地方是多么清静凉爽。“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诗人既感叹故友远离尘世,又祝愿故友早日成仙。

全篇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对故人隐居环境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歌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