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诗句原文: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注释解释:
- 跻险:攀登险境。
- 不自喧:不自我喧嚣。
- 出郊:离开城市郊外。
- 已:已经。
- 清目:使眼睛清晰。
- 溪:溪流。
- 回:回旋。
- 日气:日光。
- 暖:温暖。
- 径转:小路弯曲。
- 山田:山上的田地。
- 熟:成熟。
- 鸟雀:小鸟和雀鸟。
- 依:依靠。
- 茅茨:稻草屋顶。
- 藩篱:篱笆。
- 带:带有。
- 松菊:松树与菊花。
- 武陵:武陵郡,位于湖南省常德市附近,相传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所在地。
- 暮:傍晚。
- 欲:想要。
- 问:询问。
- 桃花宿:指在桃树下过夜或居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赤谷西崦的自然风光与和谐氛围。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堆砌辞藻,而是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往往能够深入人心,引发共鸣。此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在乱世中寻求心灵寄托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净化。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想象。
译文:
攀爬山巅时并不喧闹,离开城市郊外已然让人耳目一新。溪水回环,阳光温和,山路弯曲之处,山中的田地早已丰收。小鸟和小雀依偎着稻草屋顶,篱笆上缠绕着松树与菊花。仿佛行走在武陵的傍晚时分,想要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投宿。
赏析:
杜甫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繁华的宁静与和谐。这种美学追求不仅影响了后世,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