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
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注释:
-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形容船只巨大,如万斛船般庞大。
- 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形容船上的桅杆必须用大鱼来支撑,挂帆收集众人的力量。
-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如果不是因为风吹动天空,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水浪。
译文:
巨大的船只如同万斛一般,它的倒影就像是一条白色的长虹。
船上的桅杆必须用大鱼来支撑,才能挂上帆收集众人的力量。
如果不是因为风吹动天空,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水浪。
赏析:
此诗以“三韵三篇(其二)”命名,显然是在赞美一种壮观的自然景象或某种伟大的力量。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船只和风的力量,表达了对于自然界强大力量的敬畏之情。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这两句通过“万斛船”和“扬白虹”两个意象,形象地展现了船只之大。这里的“扬白虹”可能寓意着船只的影子在水面上形成的倒影,如同一条白色的长虹横跨水面,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船只的构造和使用方式。这里提到了“起樯”(即船上的桅杆)需要用大鱼来支撑,以及“挂席”(即挂帆)需要众人的力量。这两句既表现了船只建造的复杂性和对人力的依赖,也体现了古代航海技术的先进性。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句表达了如果不是因为风吹动天空,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水浪。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大自然威力的赞美。它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每一件事都与自然之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首诗通过对船只、风力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强大力量。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界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