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
渭水逶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
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
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
译文: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
渭水逶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
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
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
注释:
犬戎 —— 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这里指唐代的吐蕃。
远遁逃 —— 吐蕃军队远远地逃走了。
牧马 —— 放牧马匹。
不敢侵临洮 —— 不敢侵犯边境城市临洮。
渭水 —— 渭河,流经今陕西省中部,注入黄河 。
逶迤 —— 曲折连绵的样子。
白日 —— 太阳。
陇山 —— 在今甘肃省东南部。
萧瑟 ——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或草木摇落的样子。
崆峒 —— 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山。汉、唐时为军事要塞。
五原 —— 今内蒙古五原县。
北庭 —— 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都护府遗址。
关中使 —— 唐王朝在长安附近的一个行政区划,长官为关中节度使。
赞普 —— 吐蕃王的尊称。
舅甥 —— 指吐蕃王室与唐朝王室之间的婚姻关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唐蕃友好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吐蕃远遁逃后的景象,表达了对两国和平友好关系的期待。
第一句“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诗人听说吐蕃已经远离中原,不敢再侵犯边境城市临洮。这里的“犬戎”指的是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吐蕃。
第二句“渭水逶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描绘了渭水河流弯曲,清澈如洗,而陇山则在秋天显得格外高耸入云。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边境地区的宁静和平。
第三句“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提到了崆峒和五原地区也没有战争发生,而北庭则有唐朝的使者往来。这句话表达了对和平环境的认可。
第四句“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诗人似乎听到了吐蕃国王想要寻求和亲的消息,表示吐蕃和唐朝的甥舅关系应该很难被放弃。这句诗表达了对未来和平关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