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
富豪有钱驾大舸,贫穷取给行艓子。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
攲帆侧柁入波涛,撇漩捎濆无险阻。
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幸有徵。
瞿堂漫天虎须怒,归州长年行最能。
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
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解析】

此诗写诗人自叙其生平,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首联“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概括:少年时在官府任职,中年后隐居江湖,一生都在水上度过。颔联“富豪有钱驾大舸,贫穷取给行艓子”,写自己年轻时曾与富人同游江上,也曾随穷人一起乘坐小船。颈联“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写自己在青少年时曾学习《论语》,成年后则随商人四处漂泊,以谋生路。尾联“欹帆侧柁入波涛,撇漩捎濆无险阻”,写自己虽然一生都在水上度过,但始终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最后两句“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幸有徵”,“瞿堂漫天虎须怒”,写自己虽然一生坎坷,但依然壮志不减当年。尾联还写自己对屈原十分崇敬,认为屈原是楚国人民的代表人物,所以希望南风能吹进楚地,使楚地也像其他地方一样得到治理。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实质朴,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热爱和忠诚。

【答案】

(1)注释:

①峡中丈夫:指三峡中的人。②公门:指官府。③艓子:一种小船。④虎须:指龙须,传说中龙须可以驱邪,此处用以代指屈原。⑤长年:常年。⑥征:指政治上的得失成败。

(2)译文:

三峡中的人最不怕死,少年时在官府任职,中年后隐居江湖,一生都在水上度过。

有钱人坐大船,穷人乘小船,我都曾经历过。

年少时读《论语》,成年以后就跟随商人到处流浪。

我斜倚着船帆,侧着头掌舵,驶过波浪,绕过漩涡,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早晨离开白帝城,傍晚到达江陵,近来亲眼所见,都使我心悦诚服。

瞿塘峡上,满山都是张牙舞爪的老虎胡须般的云气,仿佛是一条巨大的黑龙在咆哮。

归州一带,长年被云雾笼罩,百姓们的生活一直都很艰难困苦。

我们这个地区的人,心胸狭窄,喜欢争斗。

如果认为这里没有英俊的人才,哪里会有屈原的故居呢!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自己平生经历的五律。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为一组,分为三组。

开头二句点明自己的身世及平生经历。第一句说三峡中的人最不怕死;第二句说少年时在官府任职,中年后隐居江湖,一生都在水上度过。

中间四句写自己一生的经历。第三句写有钱人坐大船,穷人乘小船,我都曾经历过。第四句用典,年少时读《论语》,成年以后就跟随商人到处流浪。第五句写我在瞿塘峡上,仰头看那满天的云雾,侧着头掌舵行驶在江面上,驶过波浪、绕过漩涡,没有遇到什么危险。第六句进一步写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第七句写我虽然一生都在水上度过,但始终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最后两句写我所到之处,都能受到人们的称赞。

最后四句写自己对屈原的敬慕和崇敬之情。这四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语,其中蕴含着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认为楚地虽然地处偏僻,但由于屈原的忠贞爱国精神而使楚地得到了治理,因此希望南风能吹进楚地,使楚地也像其他地方一样得到治理。

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感情真挚质朴,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爱意以及自己的豪放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