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
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
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
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
草堂乱悬圃,不隔昆仑岑。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
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
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
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
客居暂封殖,日夜偶瑶琴。
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嵚。
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浔。
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
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
【注释】
阻雨不得归:被暴雨所阻,不能回去。瀼西甘林:指瀼西的甘林寺。甘林寺在今重庆市北碚区西南,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住过的地方。三伏适已过:三伏天已过,天气开始转凉。骄阳化为霖:骄阳似火,但终于化作了细雨。欲归瀼西宅:想回瀼西的家去。阻此江浦深:被江流阻隔,回不去了。坏舟百版坼:船被水冲坏了,木板都散开了。峻岸复万寻:峭壁高耸入云,有万丈之高。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船夫放弃划桨,因为担心自己被泥浆弄脏而伤心。伫立东城隅:站在城东边,形容心情惆怅。怅望高飞禽:望着高飞的鸟。草堂乱悬圃:杂乱地堆放着草堂的树木。昆仑岑:指终南山,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衣衫被汗水湿透,与天地同在一片昏暗之中。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园中的甘甜瓜已经成熟,有三寸那么长,就像黄金一样。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指过去的诸侯们每年都向朝廷进贡,其贡献之多足以让上千座树林为之倾倒。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老百姓不值得重视,他们不得不依靠豪强官吏来生活。客居暂封殖,日夜偶瑶琴:客居在外的人暂时靠种庄稼为生,日日夜夜弹奏瑶琴以寄托自己的哀思。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形容身体瘦弱,像一株无依无靠的枯树。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嵚:怎么能放下两条腿,拄着拐杖走出崎岖的道路呢?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浔:溪水清澈,绿竹环绕,可以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很多。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擦拭着乌黑的漆木桌,喜爱听到樵夫和牧人的歌声。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夏秋之交,作者任夔州司马时。当时诗人因得罪权贵,被排挤到荒僻的巴蜀地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诗中充满了忧伤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邃,是一首反映现实、抒发忧患情怀的佳作。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炎热的三伏天里无法回家。“阻雨”,点明天气状况。“不得归”则写出了诗人的心情。“瀼西甘林”指的是瀼西的甘林寺,也是白居易曾经居住过的寺院。这里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第三句写诗人想要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瀼西甘林寺,却被江流所阻隔。“江浦深”说明江流险恶,难以渡过。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的困境,也表达了他内心的焦虑和无奈。接下来两句写诗人被困在江中,无法上岸。诗人通过“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等形象描绘出江水的汹涌澎湃和岸边的高耸入云,突出了诗人所处的险境。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心境的映照。
接下来的六句写诗人在江中度过的苦闷时光。诗人用“篙工初一弃”等词语表达了对船上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恐泥劳寸心”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忧虑。诗人在这里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中间六句写诗人在江中所见的景象及其感受。诗人用“草堂乱悬圃”等词语描绘了江中景色的美丽与荒凉对比鲜明;“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江中景色的壮丽,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担忧。
最后四句写诗人在江中度过的艰难岁月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嵚”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困境、回归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浔”则是对江中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则通过家人的关爱与陪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幸福。
这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