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
胡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惬。
人安若泰山,蓟北断右胁。
朔方气乃苏,黎首见帝业。
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颓压。
未散河阳卒,思明伪臣妾。
复自碣石来,火焚乾坤猎。
高视笑禄山,公又大献捷。
异王册崇勋,小敌信所怯。
拥兵镇河汴,千里初妥帖。
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
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
大屋去高栋,长城扫遗堞。
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
雅望与英姿,恻怆槐里接。
三军晦光彩,烈士痛稠叠。
直笔在史臣,将来洗箱箧。
吾思哭孤冢,南纪阻归楫。
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
疲苶竟何人,洒涕巴东峡。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
胡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惬。
人安若泰山,蓟北断右胁。
朔方气乃苏,黎首见帝业。
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颓压。
未散河阳卒,思明伪臣妾。
复自碣石来,火焚乾坤猎。
高视笑禄山,公又大献捷。
异王册崇勋,小敌信所怯。
拥兵镇河汴,千里初妥帖。
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
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
大屋去高栋,长城扫遗堞。
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
雅望与英姿,恻怆槐里接。
三军晦光彩,烈士痛稠叠。
直笔在史臣,将来洗箱箧。
吾思哭孤冢,南纪阻归楫。
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
疲苶竟何人,洒涕巴东峡。
译文
司徒李公李光弼在天宝末年收复了晋阳的兵马。
胡人的铁骑攻破我们坚城,让我心中充满愁苦和不满。
百姓安稳如泰山,使蓟北的右臂得以安全。
北方的将士士气得到恢复,那些被打败的人重新看到国家的大业。
皇宫内外的人都为两宫哭泣,皇家的宗庙也因战乱而倒塌。
河阳的士兵还未散尽,而思明却已成了我们的伪臣。
你从碣石归来,烧毁了敌人妄图征服天下的计划。
你站在高处嘲笑安禄山,但你又能为国建什么大功呢?
异族的君主册封你为功勋显赫的大官,但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却显得有些胆怯。
你拥有重兵,可以安定河中一带,使得千里江山初见安宁。
朝廷上的苍蝇嗡嗡地飞来飞去,仿佛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和一场灾难。
我反思自己没有上朝,眼泪终究是落在了自己的睫毛上。
你离开高堂后,那些旧日的宫殿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长城也被残破的城墙取代。
我曾用一生的时间来使用那把白羽扇,如今它已经破碎散落在箱子之中。
你的声望与英武的气质让人感到悲伤,仿佛槐里村的槐树一样。
全军士兵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烈士们的痛苦也叠加到了一起。
你的直笔书写着历史,将来一定会有人来清洗这些污秽之物。
我在想,我该如何去哀悼那些孤独死去的坟墓,向南的道路阻隔了我回家的船只。
你扶起了摇摇欲坠的大厦,然而事情却并不顺利,最终没有达到目的。
疲惫不堪的人们究竟还有谁能够继续前行,只能在巴东峡谷中发出悲痛的哭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篇怀古诗。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一句,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李光弼收复失地、平定叛乱的英勇事迹;第二部分通过描写宫廷内外的哀悼和战争带来的创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逝去的哀伤;第三部分回顾了李光弼的功劳以及他面对强敌时的无奈;最后一部分则是对李光弼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李光弼生平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