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未苏息,胡马半干坤。
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
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
恐失东人望,其如西极存。
时危当雪耻,计大岂轻论。
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
牵裾恨不死,漏网荷殊恩。
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
风断青蒲节,霜埋翠竹根。
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
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建都十二韵苍生未苏息,胡马半干坤。
讨论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
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
恐失东人望,其如西极存。
时危当雪耻,计大岂轻论。
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
牵裾恨不死,漏网荷殊恩。
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
风断青蒲节,霜埋翠竹根。
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
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译文:
百姓尚未恢复安宁,边疆战事频繁,胡人入侵不断。
我们议论的焦点在云端之上的朝廷,但又有谁能扶持住这个黄瓦之宫呢?
我们的国家刚刚建立,需要划分魏地和楚地的地方官,来管理这片土地和人民。
担心失去东方人的忠诚和支持,但我们又怎能忘记西面的边疆呢?
在这个危险的时刻,我们应该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而努力雪耻。
我们的计划是宏伟而深远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任何问题。
虽然我们在朝堂中的地位稳固,但我们仍然忧虑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福祉。
我们遗憾自己无法像屈原一样,被世人记住,而是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我们渴望有一天能够回到长安城中,让那里的阳光和温暖照亮整个北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感慨的诗歌。通过对比“苍生”与“胡马”,突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不安;通过表达对“东人”和“西极”(即边疆)的担忧,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和边疆防御的关切。同时,诗中的“议在云台”、“谁扶黄屋”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政治局势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