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注释】屏迹:隐居。三首:诗篇的代称。家何事:家有什么事?无营地:随意地。幽:幽静。团:聚合。漾:水波。失学从儿懒:因没有学问而随儿子懒惰。长贫任妇愁:长期贫穷,任凭妻子忧愁。百年浑得醉:一辈子能喝醉酒就满足了。一月不梳头:一个月不梳头都无所谓了。

【赏析】此诗是写诗人晚年的闲适生活,全诗写得平实朴素、平易近人,读来让人感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十分亲切。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这两句说:“天晚了,家里没有什么事,我就随便地转到竹林里散步。”起句点明时令,次句写出了作者悠闲无事的心态。诗人在暮春时节来到竹林中漫步,心情十分宁静舒畅,他欣赏着周围环境的美好景色,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两句看似平淡,却有情有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这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看到阳光洒满大地,竹丛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江面上,整个田野一片明亮,景色非常优美。这里既写了自然景色的迷人之处,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这两句诗虽然描写了具体景物,但并不给人以浮华之感,而是显得朴实自然,清新可人,充分体现了陶渊明诗歌语言的特点。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这两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诗人因为家境贫寒,无法继续深造,只能放弃学业跟随儿女们一起过着贫困的日子;同时,他也因为长期处于困境而感到忧虑不安,常常为家庭琐事而烦恼。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最后两句是说:人生短暂,何必太过计较呢!只要能够过得开心快乐,就算一生沉醉于美酒之中也无所谓了;即使一个月不梳头也没关系,只要能活得自在轻松就很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他主张人生应该追求自由快乐,不要过于拘泥于世俗礼节和传统观念,而是要以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选择生活方式。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是非常前卫的,也是许多文人所推崇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