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
徵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
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
覃山人隐居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
徵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
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
【注释】
- 南极老人自有星:南极老人星(即指北斗七星),象征老人、长寿和福禄。
- 北山移文谁勒铭:在北山上刻石立碑,记载某人的事迹。
- 徵君:古代对有德之人的尊称。
- 哀壑:深而幽暗的水坑,这里指代诗人的心境。
- 予:我。
- 子:你。
- 处(chǔ)处:选择居住的地方,出仕还是归隐。
- 高车驷马:形容地位显赫,生活富足。
- 翠屏:绿色的屏风,常用以比喻美好的环境。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述友人的隐居生活,传达了对他人生道路的选择表示赞同和支持的情感。
首句中的“南极老人自有星”,借用北斗七星的象征意义,寓意着友人拥有崇高的地位和福寿双全的未来。第二句“北山移文谁勒铭”,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支持。这里的“移文”可以理解为将某件重要的事情或成就记录下来,但在这里更可能是借用《左传》中“南国之人”的故事,表达一种对于高尚人格的赞美。
第三句“徵君已去独松菊”,进一步描绘了友人隐居的生活状态。“徵君”是对友人的尊称,“已去”则意味着他的离去。“松菊”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希望他能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第四句“哀壑无光留户庭”,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哀壑”指的是深而幽暗的水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无光留户庭”则意味着诗人担心友人因为内心的痛苦而无法享受自然的美好。
第五到七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人生道路表示赞同和支持。“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表明了诗人认为朋友的离开是出于无奈之举,而自己的选择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最后一句“高车驷马带倾覆”,则是对友人未来道路的一种美好祝愿。
第八句“怅望秋天虚翠屏”则是对全诗的总结。“秋”字在这里可能有着双重含义,既指秋天的景色,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虚翠屏”则形容了诗人心中那片美好的绿色空间,它成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其人生道路的支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