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黄碧梧白鹤楼,城上击拆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关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暮归

霜黄碧梧白鹤楼,城上击拆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关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注释:

霜黄碧梧白鹤楼:形容景色美丽,霜白如黄色,梧桐叶翠绿色,白色的鹤楼,十分好看。

城上击拆复乌啼:在城墙上听到击柝的声音和乌鸦的叫声。

客子入门月皎皎:客人走进门来看到明亮的月光。

谁家捣练风凄凄:是谁家的捣衣声,风吹着衣服发出的声音。

南渡桂水关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从南方渡过桂江到北方的秦地,有船桨划水的声音;从北方回到南方的秦州,有鼓声。

年过半百不称意:已经过了五十岁的人,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

明日看云还杖藜:明天看云彩时还要拄着藜杖,意思是要去看云彩。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暮归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晚年生活的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无奈。

首句“霜黄碧梧白鹤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致,霜黄的梧桐叶和碧绿的树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白鹤楼则显得更加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城上击拆复乌啼”一句,描述了诗人站在城楼上听到的敲打声和乌鸦的叫声。这些声音似乎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们更加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客子入门月皎皎”,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中的情景。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个房间,使人感到一种宁静和温馨。

第四句“谁家捣练风凄凄”,则描绘了家中传来的捣衣声和风吹衣服发出的声响,这些声音似乎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使他更加感受到人生的沧桑和世事的变迁。

第五、六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他想到了南方的桂江和北方的秦川,以及那里的船桨和鼓声。这些地方都代表着不同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使人们更加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一句“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总结和反思。他已经过了五十岁,但仍未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和目标。因此,他决定明天去看看云彩,也许这样能给他带来一些启示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描绘暮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用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