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
秋觉暑衣薄,老知尘世空。
幽情怜水石,野性任萍蓬。
是处堪闲坐,与僧行止同。
【注释】
无家身自在:没有家可以归,自由自在。
时得到莲宫:时而能进入莲花宫殿。
秋觉暑衣薄,老知尘世空:秋天感到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知道世俗的名利都像浮云一样空虚。
幽情怜水石,野性任萍蓬:内心的幽思怜悯着水边的石头,野性任由着飘荡的荷叶。
是处堪闲坐,与僧行止同:任何地方都可以悠闲地坐着,和出家人行走的方式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山水情怀的诗,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追求超脱物外的生活境界。
首句“无家身自在”,以“无家”二字直写自己无家可归的境遇,却并不悲叹,反而觉得自在。这两句看似寻常,却暗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
第二句“时得到莲宫”,诗人通过想象自己能够时常进入莲花宫殿,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这里的“莲宫”既指莲花盛开的地方,也隐喻着诗人的理想家园。
第三句“秋觉暑衣薄,老知尘世空”,诗人通过对季节和年龄的描写,表达出对世俗名利的深刻认识。秋天的炎热已经过去,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人到老年,更懂得世事无常,名利都是过眼云烟。
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隐居情怀。他内心幽思怜悯着水边的石头,野性任由着飘荡的荷叶,这既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
最后两句“是处堪闲坐,与僧行止同”,诗人认为任何地方都可以悠闲地坐下来,这与出家人行走的方式一样。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出家人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