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
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
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
【注释】
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
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
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
【赏析】
此诗写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趣,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的胸怀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趣。
开头二句:“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秀美的山居景色。在诗人的眼里,秋天的山色格外秀丽,仿佛那山中的云烟也沾上了一层荣华富贵的色彩(荣),但这一切荣华富贵又与自己无关。“荣”字下得很重,表明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之心。山中虽无世俗荣华,但仍有“秋山”“傍檐楹”,可见其居处之清幽。
颔联:“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恶之情。朝晚寺内的钟鼓声,对于他来说已听不见;而那一轮孤月和万里白云,也始终悬挂在他的心头,成为他的精神寄托。诗人以“明月孤云”为喻,表现了他追求精神境界的高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颈联:“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这两句诗进一步抒写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世间道路弯弯曲曲、曲折重重,正如同山路一样,让人无法辨认方向;只有像诗人这样,披一袭蓑衣、戴着斗笠,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这就是说,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尾联:“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阮籍是东晋末年著名的诗人,因不满当时的黑暗统治,曾一度出仕,后来却辞官归隐山林。阮籍一生崇尚老庄思想,主张清静无为。诗人在这里自比阮籍,表明自己的志趣所在,即不追逐名利,保持高洁的人格。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的闲适之情和淡泊之意,充分体现了诗人高洁脱俗、安贫乐道的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