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郊平旧险,周德眷遗黎。
始闻清夜柝,俄见落封泥。
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
空亭谁问马,闲戍但鸣鸡。
山月寒弥净,河风晓更凄。
赠言杨伯起,非复是关西。

以下是对《秋晚度废关》的逐句解析:

  1. 第一句:“秦郊平旧险,周德眷遗黎。”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傍晚经过一个废弃的关口时,感受到的历史沧桑感。这里的“秦郊”指的是古代秦国所在的地域,而“平旧险”则暗示了这片土地经历过历史的变迁和战乱的考验。同时,“周德眷遗黎”中的“周德”,可能指的是周朝的统治或其文化影响,而“遗黎”则指的是被遗忘或受惠于周朝的人们。这两句诗通过描述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沉重而广阔的历史氛围。
  2. 第二句:“始闻清夜柝,俄见落封泥。”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听到清脆的敲击声——这是古代夜间巡逻士兵敲击梆子的声音,同时也能看到地上的封泥,这些封泥通常是士兵们在巡逻后留下的,代表着他们的存在和责任。这种场景反映了一种警戒和保护的氛围。
  3. 第三句:“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 这里“物色”可以理解为景色、景象或是自然之美。“无限”强调了景色的壮丽与丰富。而“津途”则可能指的是通往某个地方的道路或渡口。整句话传达了一种即使面对广阔无垠的自然美景,也感到内心平静和满足的感觉。
  4. 第四句:“空亭谁问马,闲戍但鸣鸡。” 这句话描述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场景。一个空荡的亭子没有人询问马匹,只有远处传来的守军鸣鸡的声音。这两句话通过对比人与动物的行为,突出了环境的荒凉与孤独感。
  5. 第五句:“山月寒弥净,河风晓更凄。” 这句话通过对山月和河风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冷清和凄凉的氛围。山月的寒冷更加凸显了夜晚的清冷和孤寂,而清晨的河水和凉风则加剧了这种感觉。
  6. 第六句:“赠言杨伯起,非复是关西。” 这里的“赠言”可能意味着诗人有话要对某人说,可能是杨伯起(名字未明)。“非复是关西”则表达了一种变化或转变的情感,意味着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

这首诗通过对废弃关口的描述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对自然美和社会现实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向往以及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