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
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
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
不似寻山者,忘家恣远游。
【注释】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向松阳子(指友人)呈诗,表达自己想要隐居的想法。赤松: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这里指隐士的居所。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古人想避开尘世纷扰,唯恐隐居之地不够深邃。
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禽庆(传说中的贤者)隐居在名山之中,鸱夷(大腹便便的鱼鹰,也称为鸱,传说中鸱夷鱼能吞下百鱼)在水面上漂浮着一只渔舟。
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回头看看我(我)知道满足,我所追求的是回到家乡休息。
不似寻山者,忘家恣远游:不像那些寻找山中隐逸的人那样,他们忘记了家,肆意地远行。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出诗人对山水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联“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诗人以昔人自况,表达了他对于远离尘世纷扰,隐居在深山之中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珍视与向往。
颔联“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诗人通过描绘禽庆和鸱夷的形象,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山林中的隐居生活。禽庆,传说为上古贤人,其居处名为“禽居”;而鸱夷则是一种能吞百鱼的鸟,传说中它常常栖息在水边。在这里,诗人以禽庆和鸱夷为例,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活环境和氛围。
颈联“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只有知足常乐,才能真正享受隐居的生活;而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才是他所追求的。
尾联“不似寻山者,忘家恣远游”,诗人以寻山者为例,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寻山者虽然追求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往往会忘记自己的家和家人,而只顾着远行。而自己却不同,他不仅懂得知足常乐,更懂得珍惜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因此,他能够真正享受隐居的生活,而不被外界诱惑所干扰。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山水、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社会责任和道德品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