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象降星精,登朝隐吏并。
求珠谢轩冕,放舄指蓬瀛。
掷地文章逸,匡储羽翼成。
江边丹障起,云外绿舆迎。
落落神仙意,悽悽离别情。
圣恩殊未已,何独厌承明?
【注释】
①辰象:星宿名。降:降临,下降。精:星辰,星宿。②登朝隐吏并:指朝廷的显贵和隐居的官吏都在一起。③轩冕:古代卿大夫的帽子,借指高官显位。④蓬瀛:蓬莱、瀛洲,传说中的仙山。⑤掷地文章逸:意谓文章写得飘逸不凡。⑥匡储羽翼成:辅佐帝王成就帝业。⑦江边丹障起:指在会稽江边的红亭上建了一座屏障。⑧云外绿舆迎:指有一辆绿色的车子从云雾中驶来迎接他。⑨落落神仙意:形容他志趣高雅,不慕荣利。⑩凄悽离别情: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怀。⑪圣恩殊未已:皇帝的恩典没有停止。⑫何独厌承明:你为何只满足于做承天门的官员呢?承天门是皇宫正门。⑬厌:满足。⑭
【赏析】
此为贺知章辞官归乡之作,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全诗八句,四联,第一联写景,第二联用典,第三联抒情,第四联点题,结构严谨,层次井然。
首联“辰象降星精,登朝隐吏并。”开篇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夜晚,因为“辰象”就是“星精”,所以叫“夜降”。这里“星精”是说天上的星星,即“流星”。这两句是写景,交代了送别的时间与地点。“求珠谢轩冕”,意思是说,我求得了明珠,却辞去了官位(谢去官职)。这是第二联。
颔联“放舄指蓬瀛”,“放”是丢弃,“指”是指向,“蓬瀛”是指蓬莱、瀛洲两处仙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渡到其上,望之如云,使童男童女三百人,下海求之。”后遂以“蓬瀛”泛指仙境。这里用“放舄”表明自己辞官的决心,表示要像古人一样隐遁于山林之中,而不要当什么“承天门”的官员。这是第三联。
颈联“掷地文章逸,匡储羽翼成”,意思是说,我把文章扔在地上,它依然飘逸不凡;我要辅佐帝王成就帝业,就像鸟儿张开翅膀飞向远方一样。这两句是说,自己虽隐退了,但还能辅国治世,大有作为,因此才“欣然自适”。这是第四联。
尾联“江边丹障起,云外绿舆迎”,“云外”是说车子是从天空中驶来的,“绿舆”指代诗人自己。这两句是说,江滨之上已经建起了红色的亭障,云外飘来了绿色的小车,迎接着他回家。这两句是点题,也点出了自己的归期。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隽永;风格平易、自然;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