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
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
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
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
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重点字词的意象进行赏析即可。
第一句“御沟回广陌”:御河之畔,广袤的道路。御河是北京城内一条河流,源出昌平西北,流经北京市区,注入温榆河。御河水面宽广,两岸杨柳依依。诗人在御河边上看到柳树,不禁想起了春天的景象。
第二句“芳柳对行人”:柳色青青,杨柳依依。杨柳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别离的象征。这两句写出了柳色青青、杨柳依依的春景,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畏逢攀折客”:因为害怕那些攀折柳枝的人而感到惆怅。“畏”是怕的意思;“攀折”指折断柳枝,比喻破坏美好景物的行为。这里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愁见别离辰”:因为担心离别的时刻的到来而愁苦。“别离辰”指离别之时。“愁”是忧愁的意思;“别离辰”指离别之时。这里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五句“近映章台骑”:靠近映着章台马的影子。章台为汉代长安城西门外的一座高楼,汉武帝时曾在此设宴召见群臣。唐玄宗时,章台附近成为贵族游赏之所,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向往富贵荣华的愿望。
第六句“遥分禁苑春”:远远地分散着禁苑里的春天。禁苑即皇家园林,位于长安城东南,地势高峻,风景秀丽。诗人以“遥”字来突出禁苑景色的幽美。
第七句“嫩阴初覆水”:刚刚长出的柳叶覆盖着水面。“嫩阴”指刚长出的柳叶。“初覆水”指刚覆盖着水面。这一句描写了初夏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赞美之情。
第八句“高影渐离尘”:高大的身影渐渐远离了尘世。这里的“尘”指人间。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九句“莫入胡儿笛”:千万不要让那胡人吹起的笛声进入耳朵里。“胡儿”指胡人,这里泛指北方少数民族。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十句“还令泪湿巾”:听到这样的声音,眼泪也会沾湿了手帕。“还令”即使……流泪的意思;“泪湿巾”指眼泪沾湿了手帕。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故乡、亲人的消息后的心情,以及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御河水面宽广,两岸杨柳依依,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春天的景象。
春天来了,柳色青青,柳树依依。我害怕那些攀折柳枝的人而感到惆怅。
担心分别的时刻到来而愁苦,因为担心离别的时刻的到来而愁苦,所以更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柳树刚刚长出来的叶子覆盖着水面,高大的身影渐渐远离了尘世,不要让胡人吹起的笛声进入耳朵里,听到这样的声音,眼泪也会沾染了手帕。
赏析:
这首小诗写于开元十四年(726),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任左拾遗官,心情郁闷。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御河边看到新绿的柳条,想到即将来临的春天,以及自己的孤独处境,感慨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