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路渐赊,时见碧桃花。
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
猕猴悬弱柳,鸂鶒睡横楂。
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掌握诗歌内容、技巧,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把握诗中景物的特点,抓住主要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本题要求赏析诗句。作答时注意先指出诗句的主要内容,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从表达效果、情感主旨等角度分析即可。“孤舟路渐赊”,点出了时间、空间、距离,渲染了旅途之远,孤寂之情。“时见碧桃花”,描写眼前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之情。“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描写眼前的景色和感受,突出环境的恶劣,表达了作者的苦闷心情,同时,“溪雨”、“滩声”、“岩风”都带有自然之声,而“树势斜”又与山石相呼应,突出了险峻,也衬托了作者的孤独。“猕猴悬弱柳,鸂鶒睡横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猴子和鶒鸟的神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世的厌恶。“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借用典故,表明了诗人的孤独、无奈和悲凉。

【答案】

孤舟路渐赊 —— 船行遥远;时见碧桃花 —— 看见桃花盛开;溪雨滩声急 —— 听见溪水潺潺和急流冲击岩石的声音;岩风树势斜 —— 感受到阵阵山风吹过,树枝倾斜;猕猴悬弱柳 —— 看到猕猴攀缘在弱柳上;鸂鶒睡横楂 —— 听到鸂鶒在树上熟睡的声音;谩向仙林宿 —— 只好去仙林住宿了;无人识阮家 —— 没有人认识我阮籍。译文:孤舟行进在遥远的地方,不时地能看见桃花盛开,溪边传来急促的流水声,岩石间吹来阵阵的山风,树枝被风吹得歪斜。猕猴挂在垂柳上,鸂鶒在树上熟睡。只好去仙林住宿了,却没有人知道这是阮籍。赏析:这首诗写于东晋时期,诗人乘舟远游,经过漫长的旅途后到达了东横山。诗中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孤独的心情。首句“孤舟路渐赊”,描绘出诗人乘舟远行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孤独的心情。接下来“时见碧桃花,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三句分别描绘了沿途风景和诗人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的心情。最后两句“猕猴悬弱柳,鸂鶒睡横楂”,诗人看到猕猴攀缘在弱柳上,鸂鶒在树上熟睡的情景,表达了对人世的厌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