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代功勋照世光,奚胡闻道死心降。
书功笔秃三千管,领节门排十六双。
先揖耿弇声寂寂,今看黄霸事摐摐。
时人欲识胸襟否,彭蠡秋连万里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寄给唐州李玭的一封信。信中抒发了对时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情。诗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首句“累代功勋照世光”,描绘了历代英雄豪杰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情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里的“功勋”指的是他们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和尊严。而“照世光”则意味着这些功勋如同阳光一样,照亮了整个国家,让世人为之赞叹。
次句“奚胡闻道死心降”,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在古代,战争往往伴随着生与死的考验,人们往往在战争中失去亲人,因此他们对战争感到恐惧和厌恶。这里所说的“奚胡”是指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听说了这些英雄的事迹后,开始放下武器,表示愿意归顺朝廷。这种转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第三句“书功笔秃三千管”,描绘了诗人在撰写信件过程中的情景。他为了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意,翻阅了大量关于这些人的书卷,用尽了所有的墨水和笔头。这里的“书功”指的是他在写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研究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以此来激励自己和他人。而“笔秃三千管”则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写作过程,以及他对历史知识的渴望。
第四句“领节门排十六双”,则描绘了李玭的官职和地位。作为一位官员,李玭拥有着显赫的地位和权力。这里的“领节”指的是他担任的官职,而“门排十六双”则形容他的官邸门前有十六座高大的门楼,象征着他的权力和地位。
第五句“先揖耿弇声寂寂,今看黄霸事摐摐”,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耿弇是一位东汉时期的名将,他曾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他的儿子耿直却因为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而黄霸则是西汉时期的贤臣,他曾任颍川太守,治理地方有功,深受百姓爱戴。然而,后来他却因贪腐而被罢免。这里的“揖”指的是拜见,而“声寂寂”和“事摐摐”则分别描述了两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六句“时人欲识胸襟否,彭蠡秋连万里江”,表达了诗人对时人的期待。他希望人们能够了解他的胸怀和志向,就像秋天的江水连绵万里一样。这里的“彭蠡”指的是鄱阳湖,而“秋连万里江”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江水绵延不绝的景象。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这江水一样,无论在哪里都能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才华和志向,以及对时人的期待。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