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酒旆风软,候馆梅花雪娇。
宛陵楼上瞪目,我郎何处情饶。

注释

代人寄远六言二首:这是一首五、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六言诗为唐宋时流行的一种新体诗,由四言或七言发展而来,每句六个字,押平声韵。此诗以五、七言为主,每句五个字、七个字各一。

河桥酒旆风软,候馆梅花雪娇。宛陵楼上瞪目,我郎何处情饶。

译文

河桥上迎风飘扬着招徕过客的旗子,候馆里傲立于寒梅之上的雪花多么美丽娇娆。

宛陵楼上眺望远方,不知我心爱的人究竟在哪里?

赏析

这首词是送别词。上片写景抒情。首句“河桥酒旆风软”描绘了一幅河桥边酒楼招揽客人的热闹场面;下句“候馆梅花雪娇”点明地点在宛陵,即古吴县(今苏州),并写出了江南早春的景色。“河桥”、“酒旆”、“梅花”、“候馆”等都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景物,而“风软”、“雪娇”又是典型的江南春天的特色,所以这两句既写景又含情。

过片“宛陵楼上瞪目”,承首句“候馆”意,说明送别的地点是在宛陵楼上。“瞪目”一词,写出了离别之际情人的深情和眷恋之情。最后一句“我郎何处情饶”,直抒胸臆,表达出词人对远去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全词从送别前的准备写到送别时的情景描写,再到送别后对爱人的思念,层次井然。语言自然流畅,含蓄蕴藉,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据《词苑丛谈》载:“张先与蔡伸同官钱塘,尝有《踏莎行》云:‘柳外朱门,楼前红袖,恨无千斛明珠买一笑;碧桃天上种金丸,碧玉窗前应误我,晚风吹落梧桐老。’又见蔡伸有《凤栖梧》词:‘忆昔西池游冶,华面笑来亲附。三十六宫秋夜雨,一寸愁心千万绪,罗带同心结未就。彩云易散琉璃脆,往事休说待辜传。’皆一时所赋,盖同官也。张先《归朝欢》词云:‘百舌无声花正飞。东风欲断交游稀。曲阑徙倚空凝伫,春色三分杨柳绿。’则先与先祖居相近,且其词亦婉丽可诵。”这首词就是作者张先在钱塘(今浙江杭州)任职时期所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