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
译文 在平湖边,我静静地坐着,云影映照着瑶房。她浅笑如花,仿佛刚从午梦中醒来,微步尘生,暗含情意。她邀请我在池边凉亭中休息。 她的媚骨十分清瘦,心却像冰一样冰冷而缠绵。西楼的旧时诗酒,画船停处,丽娃相语,最好清风散雨,寻思最好的清风散雨。 又看到浓粉笼烟,银塘并禽醉眠。 注释 1. 白莲:一种水生植物,常在池塘或湖泊中生长,白色花朵。 2. 留连:停留,不愿离开。 3. 平湖云影瑶房
【诗句释义】 重过:再次经过。废馆,荒废的寺庙。闲池:荒芜的水坑。纸鸢,风筝。竹马儿时,童年时代。巡檐绕墙:在庭院中徘徊。月照千山裙幄,月光照耀着千山,如同帷幔一样。莺啼一院糟床,黄莺在院子里啼叫,好像酒糟床(旧时酒席上用糟和米酿制的床)一样。渐舞榭成坟,渐渐变得像坟墓一样,舞榭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歌台作寺,变成庙宇。松雏已老,古松上的小鸟已经老了。梅妻都嫁,梅花的妻子都已经嫁人了。祇剩乱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手法及情感的理解和赏析。 理解诗句大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八六子”是词牌名,“忒侵寻”指时间过得很慢,“愁肠直共萦回”指心中忧愁缠绕,“正半晌惊心鸟语”指听到鸟儿的叫声,“霎时溅泪花枝”指看到落花,“记春暗来”指春天已经过去,“无端幽梦难谐”指幽深的梦境难以实现。“此水纵非衣带水
八六子 曲栏东,藕花一朵,嫣然开向愁中。 正泪湿五更寒雨,慵欹一地温风,可怜似侬。 曾凭幽梦相通。 夜月梅边旧恨,朝云兰外轻踪。 但绕遍、天涯有谁寄与,西洲春远,洞庭秋晚; 耐他芳意千丝宛转,柔情一点玲珑。 况匆匆,苹波又摧断红。 注释: - 曲栏:曲曲折折的栏杆,此处指栏杆旁。 - 东:方向名词,东方。 - 嫣然开:形容花朵盛开时的模样美好动人。 - 愁中:在忧愁之中。 - 五更:古代时间单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综合性比较强,解答此类题时,一般要遵循如下原则:(1) 审清题干,确定要求;(2) 明确内容,读懂诗作;(3) 注意提示,把握重点;(4) 结合注释,揣摩诗意;(5) 注重手法,关注风格。 “艳阳天。”意思是:阳光明媚的日子。 “尽人解道,嫣红姹紫争妍。”意思是:人人都懂得欣赏,那些娇艳的、绚烂的花朵争相斗艳。 “见永昼愔愔帘户,夕阳历历阑干
琴台在灵岩最高峰上,秋天傍晚登高望远怀古诗人,有辞舟客邓子石扣舷而和之。 步幽遐。 屧廊黄叶,西风响出樵车。 叹断壁仓皇残霸,好山分付名娃,月明自斜。 秋容相对仓华。 眉黛依稀岫萼,髻鬟散作云花。 问鹿迹荒台,何年枯藓,马蹄片石,谁家芳草,空馀歌舞销尘故国,登临费泪天涯。 黯流霞。 飘零满溪旧纱。 译文: 琴台位于灵岩最高峰上,秋天傍晚登高远望怀古,有辞舟客邓子石扣舷而和之。 漫步于幽深的山道。
【注释】: 玉亭亭:形容女子身材苗条、端庄。 步虚吹下,风前翠袖寒生:仙女在月宫中吹笙时,风吹过,使袖子感到寒冷。 自深柳书堂见后,浣花香径重来,绿窗梦惊:自从在深柳书堂见过兰校书以后,再经过香径,闻到花香就感到惊讶。 十三楼上娉婷:兰校书的身姿十分美丽。 旧曲已非金缕,秋娘犹是多情:旧日的歌曲已经改变,但秋娘仍然充满情感。 算别来经过,几重桑海,宝钗书断,小桃门掩
【诗句释义】 1. 恁:你。匆匆:匆忙的样子。2. 青骢:黑色的骏马,这里指代骑着青骢马的人。3. 砚北轻沾粉絮:砚台上沾着薄薄的白色粉末,像飘飞的柳絮一样。4. 市南初卖樱桃:市场上才刚开始卖樱桃,比喻时间还早。5. 百花已空:各种花朵都已谢落了。6. 新来:近来。7. 禅榻:和尚打坐用的垫子。8. 华鬓:头发花白,这里指自己已年老。9. 妆台忘画眉峰:化妆台前忘了描画眉毛。10.
【诗句】 送春归。乍寒还暖,凄凄已入黄梅。看小草新书团扇,单衣犹怯轻𦄢,雨晴并佳。髹盆芍药初开。 春后才纡金带,花中独领黄扉。又却是、东风猛吹帘竹,玉垆烟冷,脸波红润,定知妃子频添酒晕,香山长有诗来。且徘徊。留看月中玉杯。 【译文】 春天即将结束,我病后看到小园里的花儿、药材,便随意写了这首词来解闷。 送春归。乍寒还暖,凄凄已入黄梅。看小草新书团扇,单衣犹怯轻𦄢,雨晴并佳。髹盆芍药初开。
``` 八六子 · 病起视小园花药,漫成此解 尽潇潇。画檐鸣玉,无眠又过今宵。早鹤禁催残银箭,魫窗深掩红罗,夜香罢烧。曲屏风底无聊。敲落琴边松子,滴穿纸样芭蕉。甚未到、秋来杜陵先瘦,楚衣香润,越瓯汤嫩,那堪鬓已丝时览镜,酒初醒处闻箫。怕明朝。销魂柳边一桥。 译文: 深夜中,我独自在小园里看着那些盛开的花和药草,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画檐上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让人无法入眠,又过了一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