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上登飞幰,荆南历旧居。
已尝临砌橘,更睹跃池鱼。
盛德继微渺,深衷能卷舒。
义申蓬阁际,情切庙堂初。
郡挹文章美,人怀燮理馀。
皇恩傥照亮,岂厌承明庐。
注释:
- 汉上登飞幰 - 在汉朝时曾经登上飞檐的车子。
- 荆南历旧居 - 在荆州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 已尝临砌橘 - 曾经亲手种植过橘子。
- 更睹跃池鱼 - 看到在池塘里跳跃的鱼儿。
- 盛德继微渺 - 伟大的德行继承了微小的美德。
- 深衷能卷舒 - 内心深沉能够展开和收缩。
- 义申蓬阁际 - 以正义伸张在高远的阁楼之间。
- 情切庙堂初 - 感情深切地投入到庙堂之中,也就是朝廷之中。
- 郡挹文章美 - 郡中人欣赏着文采。
- 人怀燮理余 - 人们怀抱着治理国家的愿望。
- 皇恩傥照亮 - 皇帝的恩德如果能得到显现。
- 岂厌承明庐 - 怎能忍受住住在明亮的官舍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通过对各种植物的观察,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理想。首句“汉上登飞幰”,描绘了一幅古代官员乘坐马车,行驶在汉水上的情景,形象生动。第二句“荆南历旧居”,则展现了诗人在荆州时的生活环境和经历。第三句“已尝临砌橘”,表达了诗人亲自种植橘子的经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第四句“更睹跃池鱼”,则是对诗人在池塘中观赏鱼儿的生动描写,反映了他对自然生命的珍视和敬畏。第五句“盛德继微渺”,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伟大美德的追求和传承,以及他内心深处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第六句“深衷能卷舒”,则是诗人对于内心深沉情感的一种描述,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第七至九句“义申蓬阁际,情切庙堂初”,则是对诗歌主题的深化和升华,揭示了诗人对于正义、情感和责任的追求和承担。第十至十一句“郡挹文章美,人怀燮理馀”则是对诗歌主题的具体化和现实化,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才华和治国理念的重视和推崇。最后一句“岂厌承明庐”,则是对诗歌主题的再次升华和超越,揭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