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九月九日,我到临渭亭登高。

九月正是秋天,三杯酒兴已全消。

桂酒满泛迎尊上,吹动花影向酒浮。

长房的山萸早就熟透了,彭泽的菊花初开正盛。

何须羡慕龙沙上的饮宴,方才能尽情留连。

注释:

  1. 九月九日:指农历的九月九日,也称为重阳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有登高、插茱萸等风俗。
  2. 幸临渭亭登高:指作者在渭亭登高赏景。渭亭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游览的地方。
  3. 得秋字:指在这一天感受到了秋天的韵味。这里的“秋”字可能与诗句中的景色、情感有关,也可能是对“重阳节”这个节日名称的引用。
  4. 九日正乘秋:九月九日正值秋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 三杯兴已周:三杯酒已经喝完,兴致已经全无。这里用“杯”来量酒杯,说明宴会的规模较大,饮酒量多。
  6. 泛桂迎尊满:泛着桂花香气,迎接着美酒,斟满了酒杯。这句话描绘了宴会中欢聚的氛围。
  7. 吹花向酒浮:风吹过花瓣,随着酒意飘动。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在宴会中饮酒时的感受。
  8. 长房的山萸早熟:长房指的是一种植物,可能是山茱萸。山茱萸在九月九日成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秋天的赞美。
  9. 彭泽菊初收:彭泽是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菊花开始盛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10. 何藉龙沙上:何须羡慕龙沙上的饮宴?这里用“龙沙”来形容宴会的规模宏大,与“渭亭”相比。
  11. 方得恣淹留:才能尽情地留下。这里的“恣”是尽情的意思,“淹留”是停留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宴会中的快乐和满足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登高的古诗。诗人以九月九日为题,通过描绘宴会中的欢聚和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化气息。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人生观思考,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