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痕满旧征衣,长忆初程宿翠微。
竹里桥鸣知马过,塔中灯露见鸿飞。
眉毫别后应盈尺,岩木居来定几围。
他日愿师容一榻,煎茶扫地学忘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寄淮海惠泽上人”,然后分析诗句中描写景物的内容及特点。“眉毫别后应盈尺”“岩木居来定几围”两句中“眉毫”“岩木”都是比喻人的品格,前者指高尚的节操,后者指坚毅的性格。
【答案】
①寄淮南的惠泽法师(注:惠泽寺在淮南)。②海涛痕满旧征衣,长忆初程宿翠微。 ③竹里桥鸣知马过,塔中灯露见鸿飞。④眉毫别后应盈尺,岩木居来定几围。⑤他日愿师容一榻,煎茶扫地学忘机。译文:寄给淮南的惠泽法师(注:惠泽寺在淮南)。海涛痕迹布满了旧时的征衣,长久地记得我初次出行时在青翠的山岭上投宿的情景。竹林中的小桥发出声响,知道是马蹄经过的声音;在高高的塔中,可以看到灯光闪烁,好像看到鸿雁飞翔。我的眉毛已经长出一尺多,而你居住的地方一定也有几围宽吧。以后希望你能够容我住进你那里,一起煎茶打扫庭院,学习忘却世俗的机巧。赏析:这首诗写与友人分别时相互勉励的话。诗中描绘出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所见所闻,并以此相赠。首联写诗人离别友人时的情景,颔联写友人离去时的情景,颈联写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尾联写希望友人能收留自己的愿望。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