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寂寞客屯邅,愁绝终南满案前。
乞取中庭藤五尺,为君高斸扣青天。
长安县厅
一首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古诗赏析
- 诗作原文及翻译
- 李洞《长安县厅》原文:
主人寂寞客屯邅,愁绝终南满案前。
乞取中庭藤五尺,为君高劚扣青天。
译文:
在主人家中感到无比的孤单和寂寥,我像被遗忘的人一样徘徊不定,满心忧愁。
为了排遣我的寂寞,我向主人请求借来一根中庭的藤条,我将用它敲击出一片清音,让它们响彻天际。
- 诗作注释
- 屯邅(zhān):形容心事重重、烦闷的样子。
终南:山名,位于今陕西省。
劚(láo):敲打,此处指敲击。
- 诗作赏析
-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以及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
-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终南”象征故乡,而“藤”则象征希望和寄托。
-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孤独感。
- 诗作背景
- 李洞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 《长安县厅》的创作背景具体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反映了作者在长安时期的某种心境或遭遇。
- 相关作品对比
- 与其他唐代诗人相比,李洞的诗歌风格更偏向于抒情和写景。他的诗歌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 与贾岛等其他著名诗人相比,尽管李洞的诗风独特,但在某些方面仍显示出相似之处,如注重语言的精炼和情感的深沉。
- 文化影响及价值
- 《长安县厅》作为李洞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 对于研究唐代文化、艺术和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