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耸莲宫,晴登袖拂虹。
房廊窥井底,世界出笼中。
照牖三山火,吹铃八极风。
细闻槎客语,遥辨海鱼冲。
禁静声连北,江寒影在东。
谒师开秘锁,尘日闭虚空。

秋日同觉公上人眺慈恩塔六韵

九级耸莲宫,晴登袖拂虹。
房廊窥井底,世界出笼中。
照牖三山火,吹铃八极风。
细闻槎客语,遥辨海鱼冲。
禁静声连北,江寒影在东。
谒师开秘锁,尘日闭虚空。

【注释】

  • 九级:指慈恩塔有九层。
  • 耸:高耸。
  • 莲宫:即“莲座”,佛座之意。
  • 晴登:晴朗的日子登上。
  • 袖拂虹:衣袖挥动着彩虹。
  • 房廊:楼阁的走廊。
  • 窥井底:从井底看过去。
  • 笼(lóng):笼盖、遮盖。
  • 三山火:即三山燃火,指佛教中的三山国。
  • 吹铃:吹响铃铛。
  • 槎(chá)客:槎船的乘客,泛指远方来的人。
  • 遥辨:远远地辨认。
  • 禁静声:寺庙内的寂静之声。
  • 江寒景:江上的景色寒冷。
  • 虚空:佛教用语,指虚无的境界或空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登高望远之景的诗,通过描绘诗人攀登慈恩塔所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九级耸莲宫”,形象地描绘了慈恩塔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耸”和”莲宫”两个词都强调了塔的高耸与庄严。第二句”晴登袖拂虹”,形容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的景象,”袖拂”和”虹”两个形容词则赋予了这一景象以动态美。第三句中的”窥井底,世界出笼中”,则是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联想到世界的渺小与广阔。第四句”照牖三山火,吹铃八极风”,描绘了天空中燃烧的三山烽火与远方吹来的八极之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描绘,”细闻槎客语,遥辨海鱼冲”,诗人仿佛可以听到来自远方的船只上的人们的对话,也能隐约看到海面上的海鱼游动。最后两句,”禁静声连北,江寒影在东”,则把诗人的视线从外部景物转向内心感受,”禁静声”和”江寒影”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