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
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
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
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
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
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
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
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
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
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
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
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
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
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
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
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
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
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
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
诗句解读: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
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
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
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
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
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
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
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
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
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第一句“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描绘了作者在蜀地隐居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寄掩”表示隐居生活的一种方式,而“蜀都高卧”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蜀地的高远生活。
第二句“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则是描绘了作者与僧人们一起欣赏寒竹,以及鸟儿在池塘中飞翔的情景。这里的“寒竹”和“秋池”都象征着秋天的寒冷和宁静。
第三句“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则是描绘了皇帝和人们朗诵诗歌的场景。这里的“嘉莲表”和“宝剑诗”都代表着一种高贵的品质和文化气息。
接下来的句子都是描绘自然景观的句子。其中,“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石头河流和江面上的画角声。这里的“石渠”、“月断”和“画角”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描绘。
作者转而写自己的心情。“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则是表达了作者在行走时听到虫子的声音和看到马的脚步缓慢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
作者又回到了自然景观的描述。“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则是描绘了平原上的雕刻图案和仙山上的猿猴窥视的情景。这里的“雕上”和“仙山”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追求高尚品质的文化气息和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