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
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两鬓蓬常乱,双眸血不开。
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
【注释】
过姚孝子庐偶书:途经姚孝子庐的诗。姚孝子,东汉人,以孝顺闻名。庐,房屋。偶,偶然。
拱木:拱形的屋檐。周道:周代的道路。周代,指周朝。
荒庐:荒凉的房屋。古苔:古时候的青苔。
鱼:这里指“鱼祭”。感姜出:感于姜氏的出嫁之事。姜出,即姜氏之女出嫁给鲁国大夫仲孙。
鹤为吊陶来:因有丧事而哀伤。陶来,陶唐氏的后代。
两鬓蓬常乱:形容头发蓬松散乱。
双眸血不开:眼睛红肿得连泪珠都流不出来。
圣朝:圣明的时代,指朝廷。敦尔类:勉励你们这些同类。
非独路人哀:不仅那些没有功名的人在哀叹。
【赏析】
此首诗作于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当时诗人已五十余岁,仕途不得意。这首诗通过咏史抒怀,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首联:“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拱木和古苔都是古代的事物,用它们来衬托眼前景物的荒凉衰败,暗寓自己怀才不遇、老迈多病的伤感。
颔联:“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鱼因感姜出,指姜氏之女的出嫁;鹤为吊陶来,指陶唐氏后代的丧事。两句是说,姜出嫁时感动了鱼,陶唐氏后代去世时感动了鹤,都使它们悲哀。这两句诗化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暗含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
颈联:“两鬓蓬常乱,双眸血不开。”这两句诗是说,自己的头发像风中的麦穗一样杂乱无章,眼睛也红肿着像是要流出鲜血。这是夸张手法,用以形容自己衰老不堪的状态和内心的痛苦。
尾联:“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这两句诗是说,圣明的时代应该鼓励大家奋发有为,不仅是那些平凡人,就连普通人也会感到悲伤。这是诗人对朝廷的期望和呼吁。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人物、历史事件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朝廷政治的关注和期望。同时,诗中还蕴含了诗人对怀才不遇、老迈多病的伤感,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