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叶风才倚,枝轻雾不胜。
开先如避客,色浅为依僧。
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卷灯。
倾城惟待笑,要裂几多缯。

《僧院牡丹》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薄叶风才倚
  • 薄叶:形容牡丹的叶片轻盈、稀疏。
  • 风才倚: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里的“才”字用得十分精妙,传达出牡丹在春风中的柔弱和优雅。
  1. 枝轻雾不胜
  • 枝轻:描述牡丹枝条细腻而轻盈。
  • 雾不胜:形容牡丹花瓣上的水珠如同雾气一样朦胧而神秘。
  1. 开先如避客
  • 避客:比喻牡丹花在开放时如同害羞的女子,避免与人直接接触。
  • 此句不仅描绘了牡丹的花态,也暗喻了牡丹在僧院中的独特地位,如同一个含蓄、不张扬的女子。
  1. 色浅为依僧
  • 依僧:暗示牡丹的淡雅与宁静,如同僧人般超脱世俗。
  • 通过“色浅”,诗人表达了牡丹虽美却不失谦逊的态度。
  1. 粉壁正荡水
  • 荡水:指阳光照射下,墙面上的反光如同水面波纹一般。
  • 这句描写了午后阳光下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1. 缃帏初卷灯
  • 缃帏:一种浅黄色的帷幔,常用来象征室内的雅致。
  • 卷灯:描绘夜晚时分,随着灯光逐渐点亮,整个空间显得温馨而宁静。
  1. 倾城惟待笑
  • 倾城:形容女子倾国倾城之貌。
  • 待笑:暗示牡丹的盛开是为了等待欣赏者的笑容,体现了牡丹的谦逊与期待。
  1. 要裂几多缯
  • 要裂:意味着牡丹即将盛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通过“几多缯”这一表达,诗人巧妙地将牡丹与古代丝织品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珍贵。

这首诗不仅是对牡丹美丽形态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抒发。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绘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李商隐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