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亭馆接郊畿,幽象遥通晋水祠。
日落高门喧燕雀,风飘大树撼熊罴。
新蒲似笔思投日,芳草如茵忆吐时。
山下只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

信陵亭馆接郊畿,幽象遥通晋水祠。

日落高门喧燕雀,风飘大树撼熊罴。

新蒲似笔思投日,芳草如茵忆吐时。

山下只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注释:

  1. 信陵亭馆接郊畿:信陵王的亭馆连接着京城郊外的地带。信陵王,即魏无忌,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著名公子,以仁义著称。他曾经在边境修筑亭馆,方便与诸侯交往。这句话描述了信陵王的亭馆与京城郊外的密切关系。
  2. 幽象遥通晋水祠:幽象指的是幽暗的景象,晋水祠是指晋水的祭祀场所。晋水是黄河支流沁河的一条支流,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一带。晋水祠是一座供奉晋水神祇的庙宇,象征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
  3. 日落高门喧燕雀:日落时分,高门楼前的庭院里传来了燕子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美好时光的场景。
  4. 风飘大树撼熊罴:风吹动着大树,似乎能撼动熊和罴这些猛兽。这里的“熊罴”代指勇猛的战士,意味着风的力量强大而有力,能够震撼自然界的生灵。这句诗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
  5. 新蒲似笔思投日:新长出的芦苇如同一支笔,寄托了诗人对太阳的思念。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芦苇的生长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6. 芳草如茵忆吐时:茂盛的草地就像地毯一样铺展开来,让人回忆起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如茵”形容草地绿油油、柔软舒适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7. 山下只今黄绢字:山下如今只留下了黄色的纸张,上面书写着诗句。这里“黄绢”指的是书信或文章等书面材料,可能是指某种古代的书法作品。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传承之责。
  8. 泪痕犹堕六州儿:眼泪的痕迹仍然留在了六个州的子民身上。这里的“六州”泛指古代中国的六个地方州郡,如河北、山西等地。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注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描写信陵王亭馆与晋水祠的紧密联系、日落高门的繁华景象、风飘大树的壮观场景,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故乡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关注与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