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姮娥影,清秋守月轮。
月中闲杵臼,桂子捣成尘。

房君珊瑚散

不见姮娥影,清秋守月轮。

月中闲杵臼,桂子捣成尘。

注释

  1. 房君: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字。
  2. 珊瑚散:可能是诗歌的名称或标题。
  3.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女。
  4. 清秋:秋天,通常指秋季的天气或景象。
  5. 月轮:即月亮,此处可能指月亮的形状或状态。
  6. 杵臼:捣药的工具,常用以比喻辛勤劳作或创作。
  7. 桂子:桂花的果实,常在中秋时节被用来象征团圆和美好。
  8. 捣成尘:将桂枝捣碎,使得其成为粉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清秋的夜晚,独自守在月光下的情景。诗中的“不见姮娥影”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嫦娥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清秋守月轮”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在诗的后半部分,“月中闲杵臼”和“桂子捣成尘”两个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诗人在寂静的月光中,默默无闻地工作,如捣药一般;后者则意味着这种劳动的徒劳无功,如同桂子的粉末最终随风消散,无法长久。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哲理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以及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李商隐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卓越才华。通过对月亮、时间和自然的描绘,诗人不仅抒发了自身的情感和思考,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