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三代业遽陨,七雄遂交驰。
庶物坠涂炭,区中若棼丝。
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
大汉历五叶,斯文复崇推。
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
弛张固天意,设教安能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阅读的掌握情况,涉及诗歌的内容、语言表达及思想主旨。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包括诗歌的题材、内容以及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中,注意“览古十四首”中的“览”,是浏览的意思,所以“览”字的意思是“看”;而“览观”的意思则是指观看。另外注意“孔席不暇暖”中,“孔席”指的是孔子的座位,也就是讲台,而“不暇暖”意思是没有时间坐得安稳,指孔子讲课非常认真;“墨突”是指烟囱,也指厨房。而这里指的是孔子和墨翟两人都是圣人,都十分重视周济。另外注意“夫子何为者?”中的“夫子”,在这里指的是孔子,而“何为者”则是问为什么。所以这里的翻译为“为何如此忙碌呢?”;“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这句诗的意思是:孔子的座位没有时间坐得安稳,墨子的烟囱也没有时间烧黑,所以这里指的就是孔子和墨子都是圣人,他们非常注重拯救世人于水火之中。另外注意“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这句诗的意思是:孔子开始谈论起挽救世道人心的问题,想要有所作为。因为君主和大臣们沉迷于享乐,国家的道德风尚一天比一天衰败下去。最后一句“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意思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儒家的经典全部被烧毁,没有人能够继承。
【答案】
【参考译文】
圣人重视救助他人,想拯救世人于水火之中;
孔子的座位没有时间坐得安稳,墨翟的烟囱也没有时间烧黑。
孔子开始谈论起挽救世道人心的问题,想要有所作为。
因为君主和大臣们沉迷于享乐,国家的道德风尚一天比一天衰败下去。
秦朝焚书坑儒,儒家的经典全部被烧毁,没有人能够继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览古十四首》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是他游览长安城南时所作。其中,有两篇写孔子,一篇写秦始皇,另一篇写汉代的董仲舒。作者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描绘,来表达他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