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徒言久,乡闾殁后归。
锦衣都未着,丹旐忽先飞。
哀挽辞秦塞,悲笳出帝畿。
遥知九原上,渐觉吊人稀。

【注释】

  1. 裴公:指唐玄宗时期的名臣,曾任右仆射。三首:即《挽歌三首》。2. 锦衣都未着:锦衣,指华丽的官服;着,穿戴。3. 丹旐:用丹色装饰的丧车。4. 秦塞:指长安附近的秦岭一带的边关。5. 帝畿:指京都长安。6. 九原:古代墓地称九州为九原,这里泛指坟地。7. 吊人稀:指前来吊唁的人稀少。8. 渐:逐渐的意思。9. 渐觉:渐渐感觉。10. 渐:逐渐的意思。11. 哀挽辞秦塞:指在送行的时候,有哀伤的挽词从秦岭边塞传来。12. 出帝畿:指送葬队伍走出帝京长安。13. 遥知九原上:知道死者已经安葬在了九原,也就是坟墓所在的地域。14. 渐觉吊人稀:因为来吊唁的人逐渐变少,所以作者觉得凄凉。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已故名臣裴度的追忆和哀悼之作。
    首联:“富贵徒言久,乡闾殁后归。”意思是说,那些生前富贵荣华的人,死后不过如梦般消逝;而那些生前没有权势、地位的人,死后却能归入故乡的祖墓之中。诗人以“言久”与“没后归”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死无常、富贵贫贱的看法。
    颔联:“锦衣都未着,丹旐忽先飞。”意思是说,那些生前穿着华丽的官服的人,死后连一件锦衣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生前没有权势、地位的人,却有灵柩被抬走。诗人通过对比,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生前无权势、死后却能安葬故乡的人们的怀念之情。
    颈联:“哀挽辞秦塞,悲笳出帝畿。”意思是说,那些生前受到他人尊敬的人,他们的葬礼却要远离家乡;而那些生前无人尊敬、被人唾弃的人,他们的葬礼却能在故乡举行。诗人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生命尊严和价值的关注和尊重。
    尾联:“遥知九原上,渐觉吊人稀。”意思是说,那些生前受到他人尊敬的人,他们的墓地上会有很多人前来祭奠;而那些生前无人尊敬、被人唾弃的人,他们的墓地上却很少有人前来祭奠。诗人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表达了对于那些生前无权势、死后却能安葬故乡的人们深深的怀念和敬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生命的不同看法和态度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生命尊严和价值的关注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富贵贫贱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