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
剖符移北地,授钺领西门。
塞草迎军幕,边云拂使轩。
至今闻陇外,戎虏尚亡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
剖符移北地,授钺领西门。
塞草迎军幕,边云拂使轩。
至今闻陇外,戎虏尚亡魂。
注释:
- 明光殿:唐朝皇帝在大明宫内设立的殿宇。
- 天子恩:唐玄宗曾对张说有“朕得卿,如得一臂助”之语。
- 剖符:古代分封诸侯时,以玉契(玉版)授予其人,表示封爵。这里指杜公被封为河西太守。
- 北地:今陕西北部地区,是唐朝的一个郡。
- 授钺:古代授予持斧的人象征权力和地位,这里是将权力授予杜公。
- 西门:指长安城西门,是唐朝的城门之一。
- 塞草迎军幕:塞草指边疆的草,用来形容边疆的荒凉。军幕指军营。
- 边云拂使轩:边云指边塞的云彩,拂着使轩意为云彩飘动在宫室之上,形容边塞风光。
- 陇外:指陇山以西的地区,陇山又称六盘山,位于今甘肃南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已故河西太守杜公的挽歌。诗中通过描绘杜公生前的事迹和离世后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回忆了杜公在明光殿接受天子恩宠的情景。明光殿是唐朝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杜公在这里接受天子的恩宠,意味着他的地位和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二句“剖符移北地,授钺领西门”,则进一步描绘了杜公的功绩。剖符是将玉契授予有功之臣的象征,表明他被授予了北地的封土;授钺则是授予持斧的人象征权力和地位,这里指他被授予了指挥军队的权力。这些荣誉都是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所应得的回报。
第三、四句“塞草迎军幕,边云拂使轩”则描绘了杜公离世后的景象。塞草是指边疆的草,用来比喻边疆的荒凉;边云则是指边塞的云彩,它们在宫室之上飘动,形容了边塞的壮美景色。这些景象都与杜公的功绩相映成趣,让人对他的离世感到惋惜。
最后一句“至今闻陇外,戎虏尚亡魂”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缅怀之情。这句话中的“陇外”指的是陇山以西的地区,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南部。这句话的意思是,直到现在人们还能听到在陇山上传来的哭声,那是人们对杜公的怀念和追思。而“戎虏尚亡魂”则表明了杜公的功绩已经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杜公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的功绩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