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
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溪盘中峰,上有莲华僧。
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溪清澄。
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
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注释】

五岳之丈人:青城山上有座龙溪,相传是龙王居住的地方。

西望青瞢瞢:青城山在成都西边,这里指青城山。

云开露崖峤:云雾散开露出山岭的峰崖。

石棱:山峰上的岩石棱角像石棱一样。

龙溪盘中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盘龙一般。

莲华僧:和尚,僧人。

绝顶小兰若:佛教中的寺庙,位于山顶。

岚气凝:云雾缭绕。

身同云虚无:和尚们与白云一样飘渺无形。

心与溪清澄:和尚们的心境如山中清澈的溪水。

诵戒龙每听:和尚们在诵经时,经常能听到龙的声音。

赋诗人则称:和尚们在吟诗时,常常被诗人称赞。

杉风吹袈裟:杉树的风声吹动和尚的袈裟。

石壁悬孤灯:石壁上挂着一盏孤零零的灯笼。

久欲谢微禄:长久以来,我渴望摆脱微薄的俸禄。

誓将归大乘:发誓要回归到佛家大乘的教义之中。

愿闻开士说:希望能听到大师的解释、教诲。

庶以心相应:希望我的心意能够与之相应。

【赏析】

这首诗是寄给青城龙溪奂道人的信,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和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青城山的自然景色,以及和尚们的修行生活,展现了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

全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其中,“身同云虚无”一句,更是将人物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在云端飘渺,感受到他们的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