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
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
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小。
尚书碛上黄昏钟,别驾渡头一归鸟。
这首诗的译文是:
偃师东边与韩樽一同前往景云寺,
山阴老僧了解《楞伽经》,颍阳归客远来拜访。
昨夜烟雨迷蒙草湿地,雨后秋风渡漕河。
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小。
尚书碛上黄昏钟,别驾渡头一归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山水画卷。首句“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交代了诗人和韩樽一同前往景云寺的情景,展现了两人之间的友好情谊。第二句“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则点明了两位人物的身份和背景。其中“山阴老僧”、“颍阳归客”分别指代了僧人和归人,而“解楞伽”则暗示了这两位人物可能对佛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接下来的句子“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则是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这里以“烟深草湿”、“雨后秋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最后两句“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里的“空山终日尘事少”意味着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诗人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忘却尘世的烦恼。而“平郊远见行人小”则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开阔与豁达,使他能够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去审视世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