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
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
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
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
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沈冥。
古风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
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
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
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
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沈冥。
注释:
- 君平:指的是汉代严遵,他曾做过谏议大夫,后隐居于东海。这里用他的名字来代表隐逸之士。
- 观变:观察变化。
- 太易:指宇宙的本原或始源。
- 探元:探寻根本。
- 寂寞:孤独。
- 缀:连接。
- 驺虞: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祥瑞。
- 鸑鷟(zhuó zhuó):即凤凰,象征着美好。
- 测:测量、推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感悟和思考的作品。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孤独、寂寞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
首句“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以东汉严遵自比,表示自己虽曾出仕为官,但后来选择归隐,不再追求名利地位。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世俗观念的超越。
第二句“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则进一步展开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这里的“穷”字,可以理解为探索、领悟,表明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不断追求真理,探究事物的本质。而“化群生”则暗示了诗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生命的价值。
接下来的诗句“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则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孤寂与清冷。通过“寂寞”二字,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空帘闭幽情”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外界纷扰的远离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
第四句“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则引入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这里的“驺虞”和“鸑鷟”均为吉祥的象征,分别代表了祥瑞和美好。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和谐秩序的颂扬。
最后一联“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哲理性总结。这里的“天汉”指的是天上银河,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白日悬高名”则暗示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追求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成就。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以及对隐逸生活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