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注释】郢:地名,在今湖北省。遗响:指歌声。飞青天:犹言飘向蓝天。巴人:指汉水一带的少数民族。和者:应和歌唱的人。徒:白白地。何足道:不值得一提。吞口:闭口无言。

译文:

郢城的客人高歌白雪之曲,歌声传遍青天;可惜徒劳地唱出这曲调,世上谁又能把它传颂?

我试着为巴人吟唱,应和的人竟有数千之多。

唉!沉默无言有何用?叹息声空自凄然。

赏析:“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两句是说楚地的歌者郢客高歌白雪之曲,那悠扬的歌声飘荡在青天上,使人们为之倾倒。“遗响”一词,不仅表明了郢客歌技的高超,而且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遗响”也即“遗风”,意谓歌声所及之处,无不回响,无不传颂,可见歌声之美妙、感人之深。“飞青天”,形容歌声之高亢激越、回荡不已。诗人以“遗响飞青天”比喻郢客歌声之高远流播,其声势之浩大,足以使歌声飘向遥远的天际,此可谓神来之笔,形象生动,令人叹服。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意思是说虽然郢客高歌白雪之曲的技艺高超,可是世上又有谁能将它传诵呢?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郢客歌声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人不识货的失望。“谁为传”三字,直点郢客高歌白雪之曲而无人知,与前两句相映成趣。“举世”两字,既突出了郢客歌声的非凡,又暗示了世无知己、知音难觅的社会现实。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两句是说如果自己试着为巴人吟唱白雪之曲,那么应和的人就数以千计了。“试”字说明诗人并没有轻视自己,认为自己的才能值得一试,而“和者乃数千”则表明他的歌声受到了巴人的热烈欢迎,应和的人数之多,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音乐的喜爱以及他艺术上的成就。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两句是说自己因无法将歌曲传给世人,而感到无可奈何,只得咽下悲痛,徒然叹息,发出凄然之声。“吞声”二字,既表现了诗人悲愤之情,也反映了他在世无知己的无奈之中的苦闷与彷徨。“叹息空凄然”一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悲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之令人动容。

这首诗以郢客高歌白雪之曲的故事为背景,通过诗人与世无知己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内心悲愤与无奈的情感。同时,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