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沈冥道为群。
东海沈碧水,西关乘紫云。
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以下是《古风·抱玉入楚国》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 诗句释义:抱着美玉进入楚国,却受到人们的怀疑。
- 诗句译文:抱着价值连城的宝玉进入楚国,却因被怀疑其价值而遭到怀疑。
- 赏析与背景:这首诗表达了对怀才不遇、不被理解的感慨。李白通过描绘自己怀才不遇的情况,抒发了内心的失落和愤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才能的不尊重和偏见。
- 其他诗句: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盈满天所损,沈冥道为群。东海沈碧水,西关乘紫云。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 关键词注释:抱玉:抱着珍贵的玉石。见疑:被人们所怀疑。良宝:珍贵的宝物。直木:刚直的树木。芳兰:美丽的兰花。盈满天所损:形容美好的东西受到了损害。沈冥:沉沦,隐居。
- 诗句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抱玉”和“见疑”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感慨。诗人将自己比作怀抱着珍贵玉石的人,但遭遇了人们的怀疑,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的无助和辛酸。
- 诗句解析: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抱玉”比作怀抱着珍宝,但遭遇了怀疑和误解。这里的“见疑”不仅仅是指外界的怀疑,更是诗人内心的一种自我否定和否定感。
- 诗句赏析:“直木忌先伐”,意为正直的树木容易遭到先行者的打击。这里用“直木”比喻自己,暗示了自己正直的性格和才华,但却因为过早地展现而被他人嫉妒或攻击。
- 诗句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观的情绪。诗人认为自己如同那些早早展现出才华的直木,反而更容易遭受到他人的排挤和攻击。
- 诗句赏析:“芳兰哀自焚”,意为美丽的兰花虽然美丽,但最终会因自焚而灭亡。这里用“芳兰”比喻诗人,暗示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和美好形象,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得到认可的无奈和悲哀。
- 诗句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悲壮和无奈的情感。诗人认为自己如同那美丽的兰花,尽管拥有绝世之美,但却只能选择自焚来保全自己的清白和尊严。
- 诗句赏析:“盈满天所损,沉冥道为群。”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诗人认为,美好的事物往往因为过于完美而遭到破坏,而那些默默无闻、沉静寡言的人却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独立。
- 诗句解析:这句话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不同性格和行为方式对生活的影响。诗人认为,那些过于张扬、炫耀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引来祸患,而那些低调、沉稳的人则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 诗句赏析:“东海沈碧水,西关乘紫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东海之滨,碧波荡漾;西关之上,紫云缭绕。诗人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诗句解析:这句话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大海一样宽广包容,像天空一样高远自由,不受世俗的束缚和羁绊。
- 诗句赏析:“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这两句诗借用了古代名士鲁仲连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希望成为一位有道德、有节操之人的愿望。通过学习鲁仲连的高尚品质,诗人希望能够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 词语注释:鲁连: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纵横家——鲁仲连。他以卓越的智慧和勇气闻名于世,曾帮助燕昭王重用贤士郭隗,从而吸引了许多贤才投奔燕国。柱史: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他曾任齐国丞相,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齐国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 诗句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鲁仲连那样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像管仲那样具有卓越的智慧和领导力。这样的人物才能在社会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赢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
《古风·抱玉入楚国》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映,也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