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
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
彼美佞邪子,婉娈来相寻。
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
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沈。
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素琴。

【注释】

齐瑟弹东吟:齐地的瑟,弹奏的是《东方吟》。

秦弦弄西音:秦地的琴,弹奏的是《西方音》。

慷慨动颜魄:慷慨激昂,激动人心。

使人成荒淫:使得人们变得放荡堕落。

彼美佞邪子:他们中有奸佞邪恶的人。

婉娈来相寻:温柔美丽的女子前来相求。

一笑双白璧:一颦一笑间,如一对洁白的玉璧般美丽。

再歌千黄金:再唱一首歌,如同价值连城的黄金。

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沈:世间的珍宝并不重视道德,哪里会吝惜飞逝的光华沉沦。

安识紫霞客:又怎能认识身披紫色霞衣的神仙?

瑶台鸣素琴:在瑶台之上弹奏着素雅的琴声。

【译文】
齐地的筝弹奏《东方吟》,秦地的琴演奏《西方音》。
慷慨激昂感动人魂魄,令人变得放荡堕落。
那些奸佞邪恶的人,温柔美丽的女子前来相求。
她一颦一笑,如同一对洁白的玉璧般美丽;再唱一首歌,就如同价值连城的黄金。
世间的珍宝并不重视道德,哪里会吝惜飞逝的光华沉沦。
又怎能认识身披紫色霞衣的神仙?
在瑶台之上弹奏着素雅的琴声。

【赏析】
《古风其三》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齐地与秦地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效果,赞美了它们各自具有的神奇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全诗以齐、秦之乐为描写重点,通过对齐瑟、秦琴及其所发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这两种乐器各自独特的音色和韵味,表达了诗人对两种音乐的赞美之情。

第一、二句,写齐、秦两种乐器的音乐特点。齐瑟弹奏《东方吟》,《西方音》,分别指齐、秦两地的乐器。“慷慨”,“激扬”,突出了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暗示了这两种乐器在情感上的巨大力量。《诗经·小雅·北山》有:“我徂山东”之句,这里用“齐”、“秦”代指山东。山东地处中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此成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而齐鲁文化历来以“仁义”为核心,所以这两句诗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借音乐抒发了自己对于仁义的坚守。

第三、四句,写齐、秦两种乐器的声音之美以及带给听众的影响。“慷慨”,“激昂”,形容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暗示了这两种乐器在情感上的巨大力量。“使人成荒淫”,则表明这种声音足以影响人的心灵,让人陷入放纵享乐的境地。这两句诗中,“荒淫”一词用得十分巧妙,不仅形容了音乐的效果,还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

诗人转而描写那些奸佞之徒和美貌的女子。第五、六句,写奸佞之人追求美人,美女们前来投怀送抱的情景。“婉娈”一词用得十分贴切,既形容了女子的柔美,也暗示了她们的美丽足以迷住人心。而“一笑”、“再歌”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场景的热闹和欢快。这两句诗中的美女们,既可以理解为真实的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美好形象。

诗人转向对音乐本身的看法。第七、八句,写音乐的价值观念问题。“珍色不贵道”,指出真正的美好不在于外在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修养和道德品质。“讵惜飞光沈”,则表明音乐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这里的“飞光”可以理解为时间或者生命的流逝,而“沈”则是沉沦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音乐的态度,认为音乐应该超越功利目的,而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心灵慰藉。

第九、十句,写音乐的境界问题。“紫霞客”,是指身披紫色霞衣的神仙。“瑶台鸣素琴”,则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的意境。这两句诗中的神仙和瑶台,既可以理解为现实中的事物,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理想世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音乐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音乐应该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能够让人忘却尘世烦恼,进入一种宁静致远的状态。

这首诗以咏物为主,但通过对音乐的描述,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它体现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当时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