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注释

  1. 放歌倚东楼: 在东边的楼中唱歌。
  2. 行子期晓发: 出行的人计划在拂晓时出发。
  3.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秋天的风从江边吹过,将山上的月亮吹落。
  4.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主人拿出美酒,点上蜡烛以延长明亮的光线。
  5. 二崔向金陵: 两位朋友即将前往金陵(今南京)。
  6. 安得不尽觞: 怎能不尽情地畅饮。
  7. 水客弄归棹: 水手们正在整理回程的船桨。
  8. 云帆卷轻霜: 云朵像被风卷起的轻霜一样。
  9.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我乘坐的是一只小扁舟,在敬亭山下游弋,五两重的鲤鱼在前面游动。
  10.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峡谷中的石头倒映在水中,形成了美丽的景色,阳光照在清澈的流水上,时间似乎更加漫长。
  11. 思君无岁月: 思念你的心情无法用时间来衡量。
  12. 西笑阻河梁: 你向西微笑着,我却不能与你相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诗人在东楼送行的场面,以及与友人告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放歌倚东楼”便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而“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则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丽与变化。接着诗人写到“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不仅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也暗示了夜晚送别的深情厚意。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述了两位友人即将启程去金陵的情景,“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祝福。而“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则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现了水上行船和云朵的轻盈之美。最后两句“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祝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