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注释:
- 月色不可扫:月亮的光线无法扫除。
- 客愁不可道:客居他乡的忧愁难以诉说。
- 玉露生秋衣:秋季的露水滋润着衣服。
- 流萤飞百草:流萤在草丛中飞舞。
- 日月终销毁:太阳和月亮的光辉最终会消逝。
- 天地同枯槁:大自然的万物将一同凋零。
- 蟪蛄啼青松:春蝉在青松树上鸣叫。
- 安见此树老:怎么能看到这棵树变老呢?
- 金丹宁误俗:炼成的仙丹难道能迷惑世人吗?
- 昧者难精讨:那些愚昧的人很难去深入探究。
- 尔非千岁翁:你不是活了千年的老翁。
- 多恨去世早:你很遗憾自己去世得早。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诗歌,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月色、秋露、流萤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等,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春蝉鸣唱和青松树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值得人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