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释义:活着的人都是匆匆过客,死去的也是归去的人。天地间就像旅店一样,我们都只是过客,共同承受着世间的尘埃。

注释:生者,指活着的人,过客,指匆匆经过的人,死者,指死去的人。天地,指宇宙、大自然。逆旅,旅店,比喻人间。同悲,共悲伤。

赏析:此首诗以“天地”为题,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释义:月亮上的月兔也在徒劳地捣制药物,太阳升起的地方也变成了柴火。白骨沉默不语,但青松却不知道春天的到来。

注释:月兔,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在月宫捣药,用来比喻时间或生命。

扶桑,东方的太阳,这里代指早晨或东方。

青松,指长青的松树。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释义: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人生的喜怒哀乐,不断感叹和感慨,追求虚荣和荣华富贵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前,指过去,后,指未来。浮荣,指表面的荣誉和地位。

赏析: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名利如浮云的感慨和无奈。

【译文】

人生短暂如过客,死后回归尘土中。

天地之间如同旅店,我们都是匆匆过客。

月亮上的兔子仍在捣药,太阳升起的地方已是柴火。

白骨沉默无语,但青松却不懂春天。

我们在人生路上叹息不已,追求虚荣和荣华又有何意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生命的诗篇。诗人用“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开篇,点明人生如梦,一切皆空。接着,诗人以天地比喻人间的短暂和无常,指出人生如逆旅般匆匆而过。这种生死轮回的观念,使得诗人深感人生短暂,应当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诗人以“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的过程。月亮上的兔子还在辛勤工作,而太阳升起的地方已经变成了柴火。这一对比强烈的画面,更加凸显出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性。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两句,表达了对生死观念的独特理解。他认为,白骨虽然沉默不语,但青松却不知道春天的到来。这种生死轮回的观念,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性。他呼吁人们要珍惜当下,活出真实的自我。

这首诗通过咏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人生短暂如过客,应当珍惜当下,活在当下。同时,他也强调了生死轮回的观念,认为一切都是暂时的,只有真实的自我才是值得追求的。这种人生观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