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
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
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
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注释】
去:离去。复:又,再。去去:即“再三”的意思。还忆君:仍思念你。君:指丈夫。辞:离别。汉水既殊流:即“汉水已殊流”,指夫妻分别,汉水分流,一去不复返。楚山亦此分:即“楚山亦此分”,指夫妻分别后各自东西,不能相见。人生难称意: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难以如意。岂得长为群:指怎能长期在一起生活。越燕喜海日:越国燕子喜欢海天景色。朔云:北方的云。
【译文】
一再离开,再次离开,我仍思念着你。
汉水既然已经分开,楚山也就此分离了。
人生在世,很难称心如意啊,怎么能够长久作为群居之众呢?
越地的燕子喜爱海滨的景色,而鸿雁却思念北方的云。
别离久了,连容华(女子的美发)都变得稀疏,饭也吃不饱。
日落时才知道天色昏黄,醒来时觉得道路遥远。
望着远方的妻子登上高山,化石居然无法返回。
【赏析】
《拟古十二首》,是乐府古诗的名篇之一。它通过男女相思的故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诗人反复表达着离别的痛苦与思念之情。这里的“去去”指的是多次离别,而“复”则表示每次离别后仍然思念不已。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深沉而真挚,足以打动人心。
第二句“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诗人将汉水与楚山作为比喻,表达了两地之间的分隔与隔阂。这里的“殊流”指的是河流的变化,象征着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此分”则暗示着两人之间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的时光中去。
第三句“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他认为人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都是难以如意的,因此他无法与妻子长相厮守。这里的“称意”是指满足自己的心意,而“岂得长为群”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第四句“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这两句诗通过越燕和燕鸿两个意象,展现了不同地域的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不同感受。诗人在这里用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喜悦也有哀伤。
第五句“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这两句诗描绘了长时间分离后的凄凉景象。诗人用“容华”来比喻妻子的美丽,而“琅玕”则是一种美玉。这里的“晚”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而“不能饭”则表达了诗人因为思念妻子而食欲不振的状态。
第六句“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诗人通过日落和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知天昏”意味着意识到天空已经变得昏暗;而“觉道远”则表达了诗人在梦境中感受到距离的遥远。
第七句“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诗人运用“望夫”这个典故,表达了妻子对自己的深情厚意和无尽的思念。这里的“登高山”象征着对妻子的遥不可及;而“化石竟不返”则暗示着时间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妻子永远不会归来。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情而又多愁善感的诗人形象。同时,它也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爱情、婚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