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寄远十一首之三》,全诗如下: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解析与译文:

  1. 诗句解读:
  • 第一句“鲁缟如玉霜”,描述的是质地如玉的白色丝绸(鲁缟)。这里用“如玉”来形容其质地的洁白和光泽,而“霜”则暗示了这种丝绸可能经历了长时间的储存或加工后,呈现出一种冷冽、清新的感觉。
  • 第二句“笔题月氏书”,指的是通过笔墨书写的方式传达给远方的人信息或信件。这里的“月氏书”可能是指来自西域的书信,因为古代中国的西部边陲地区多与西域国家交流,常有往来的书信。
  • 第三句“寄书白鹦鹉”,白鹦鹉是一种能模仿人语的鸟类,这里提到“寄书”可能是指通过白鹦鹉作为使者将信送至远方。
  • 第四句“西海慰离居”,西海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泛指西方海域,而“慰离居”则表达了通过书信来慰藉那些因距离遥远而感到孤独的人们的情绪。
  • 第五句“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虽然书信的数量不多,但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情感和细节,展现了作者对收信人的深情和用心。
  • 第六句“天末如见之”,在遥远的天际也能见到这份书信,意味着无论相隔多远,书信都仿佛能跨越空间的距离,让收信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 第七句“开缄泪相续”,打开信封时,泪水如同珠帘般连续不断,这体现了收信人收到书信时的激动和感动之情。
  • 第八句“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泪水流尽之后,内心的怨恨反而更加深沉,尽管身处千里之外,但彼此的心却是相通的。
  • 第九句“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即使分隔千万里,一封书信的价值远远超过金钱的价值。
  1. 赏析:
    王维的这首《寄远十一首》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整首诗从写物到抒情,再到寓意深远的主题表达,层层深入,情感丰富且真挚感人。特别是最后两句中“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更是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既体现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深牵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书信的珍视和信任。此外,诗中所采用的意象“白鹦鹉”、“西海”、“泪珠”等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